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者:党委宣传工作组发布时间:2022-03-23浏览次数:1359

2021年谋划布局的基础上,学院迎来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年,这是加速奔跑的重要一年。在全面谋划、认真研究、细致推进的前提下,学院形成了2022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近日,为切实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党委副书记、院长苏霄飞深入二级学院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围绕2022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听取了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党政负责同志和骨干教师代表的意见,深入交流,了解各二级学院2022年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的工作思路、项目计划、具体举措、工作困惑和现实困难。

一、提高工作站位——突破发展格局俯视工作

 2021年,学院上下凝心聚力、集中智慧,被遴选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培育单位,这是学院由省示范院校向高水平院校迈进的坚实一步,也对学院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何为“中国特色”?如何发展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标准?针对各二级学院谋划工作出现的格局不够大、眼界不够宽,思维受限、站位不高的问题,苏霄飞以“工作格局”为主题给予指导。

他指出,各单位谋划工作要努力实现两个“突破”,即突破县域思维、突破级别思维。凭借临沪优势,主动对接高水平一流大学,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水平高职院校,深入学习、对标找差。进一步解放思想,锚定标杆,站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俯视工作,谋划发展。要充分领会太仓“融入上海”这篇文章的精神内涵,利用临沪优势,立足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与高水平、高层次的兄弟院校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把他们的专家请进来,送我们的老师走出去,看看他们在关注什么、了解什么、学习什么、执行什么。只有站上更高层次的平台,才能在思维上突破局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指导实际工作取得突破。

二、放大工作视野——长远谋划布局思考工作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学院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更大挑战。如何解决当下困境、谋划长远布局,成为掣肘二级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苏霄飞指出,二级学院要建立全局思维,站在自身发展的平面上放眼四周、擘画蓝图,激起老师们的梦想,描摹干事创业的宏大图景。在经济管理学院,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调整,一批旧专业退出历史舞台,转而设立具备市场前景的新兴专业。这本是一件顺应发展规律的事情,却也面临教师转型的阵痛和专业能力重塑的困境。

苏霄飞表示,经济管理学院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学院发展的长期规划,尤其是面对专业动态调整和教师转型问题,既要放眼未来,长远谋划资源投入的比重,保证新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又要着眼当下,加强培训力度,帮助转型教师适应新专业的建设需求。在回答人工智能学院关于专业建设的问题时,苏霄飞指出,学院在重点打造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专业群的同时,也要确立其他领域的品牌或特色专业,二级学院要及早谋划、重点部署,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新兴产业、面向同行竞争错位优势,捕捉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争取在新的领域取得率先突破。

三、营造良好生态——促进作风转变正视问题

近年来,学院管理工作一度出现波折,“躺平”“庸懒散”等现象偶有发生,教师队伍的工作纪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如何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成为了学院促进工作作风转变的重要课题。对此,苏霄飞指出,二级学院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激励和鞭策机制,领导干部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不能讳疾忌医。

在智能制造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调研期间,苏霄飞表示,领导干部要做好调研,搞清楚个别教师为什么陷于“躺平”的泥淖,如果是现实困境得不到回应,那就要着力解决、有效处理,不能让老师们看不到工作的成效,打击工作积极性;如果是思想上有所懈怠,那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让“躺平”的个别现象成为燎原的星火,成为风气的主流,要以从严治党为出发点廓清风气,在工作中倡导光明磊落的做派,在攻坚克难中结下“革命友谊”。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术能力认识问题

在学院发展由“省示范”向“高水平”迈进的背景下,学院高质量发展对老师们政策把握和理论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学院领导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政策学习能力不强,部分老师也陷入教学与科研无法兼顾、学术研究能力薄弱的困境,这不仅阻碍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进步,也于学院高质量发展无益。面对如何建立学术自觉、提高学术能力的问题,苏霄飞在多个二级学院都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在创新创业学院,他表示老师们要多学、多听、多看、多思考,理解问题不能停留在畅想阶段,要把对问题的认识从实践和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和方法层面;在人工智能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苏霄飞指出,老师们要自觉树立学术职业生涯意识,要形成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坚持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着学术化、创作化、产业化的理念,激发学术热情、提高研究水平。

五、细化落地举措——严细部署工作解决问题

二级学院的工作重在落地,在学院2022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不但要有“顶天”的思想,更要有“立地”的举措,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推进重点项目取得突破。在回答如何细化工作举措时,苏霄飞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指出工作的落地要从理念转变开始,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逻辑链条,转变为“解惑、授业、传道”的工作路径,不能只讲大道理,要首先解决现实问题。这一论断不仅针对思政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学院2022年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要点的缩影。

在智能制造学院调研座谈会上,苏霄飞听取了学院对于学生工作的汇报,指出学生工作要做实、做细,要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智能制造的学生沉下心来,努力成为能工巧匠,把学生工作做到实处;在艺术设计学院调研期间,苏霄飞表示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缓解、消除发展中的阻力,这样才会取得工作成效。

六、突出亮点特色——长期围绕主题打造品牌

学院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每个二级学院也要各具鲜明的特点,力争特色亮点充分巩固,形成品牌和影响力。二级学院如何打造品牌、形成特色?苏霄飞指出,一定要找准主题,长期铺垫、重点打造。创新创业学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核心事业,围绕“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主题展开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的社会培训工作要扩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人工智能学院要瞄准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始终走在产业前沿;生物医药学院应当朝着“争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方向努力奋进。

智能制造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德合作,切实服务德企需求,擦亮“双元制”品牌,为太仓市写好“对德合作”这篇文章贡献健雄力量;艺术设计学院要围绕“古瓷艺术馆”,形成教学、科研、文创孵化、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凝聚合力的工作体系。

 2022年是学院发展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转折之年,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去培”之年。各二级学院要紧紧抓住学院全面提升、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以2022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为抓手,以各自发展需求为依托,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文/陆梦朕 审核/丁锴)